面對面丨是“95后”也是準“大國工匠” 她為機器裝“眼睛”
郭東妮,今年29歲,是中南智能長沙長泰機器人有限公司機器視覺及人工智能軟硬件研制項目組長。今年6月,全國總工會發(fā)布《大國工匠人才培育工程2024年擬入選培育對象公示》,全國共有215人入圍,郭東妮當選。10月30日,在清華大學接受了一周學習和培訓之后,郭東妮回到了長沙。
2017年本科畢業(yè)以后,郭東妮從吉林長春來到湖南長沙,在湖南大學就讀控制工程專業(yè),跟隨導師專攻視覺感知算法。對于她的專業(yè),郭東妮打了一個比喻,就是為機器人裝上“眼睛”和“大腦”。
研究生一年級的下學期,郭東妮了解到,學校與湖南中南智能共建了一個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技術的國家工程實驗室項目。她抱著對新技術的好奇,加入了中南智能旗下的長泰機器人開始實習。
剛到公司實習,郭東妮總是感到迷茫,因為書本上的知識跟實際應用是兩碼事,她就主動跟著別人了解工藝流程,學寫程序,寫代碼,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了三個月。突然有一天,郭東妮在電子郵箱里收到了一封郵件,讓她擔任一個項目的視覺主責。
記者:這個機器關于視覺的什么樣的功能需要你替它來完成?
郭東妮:一個是水泥裝車。車子來了,機器人要把水泥袋抓到這個車里面,但是機器人不知道這個車在哪。視覺就相當于機器人的眼睛,它看到了車的位置在哪告訴機器人,機器人才能把這個水泥包放到車里面。
記者:你接到這個任務,作為負責人,怎么能讓它長上這個眼呢?
郭東妮:這個是我的第一個項目,其實受到了很多幫助。項目組里面的其他同事都是經驗比較豐富的工程師,大家會一起討論出來一個可行的方案。然后我來具體去做,去調試、去測試,把這個代碼調通。
“水泥袋裝車”聽著很簡單的一件事情,真正要完成機器視覺智能化升級,卻沒那么容易。因為卡車型號不同,機器人抓的位置不準,碼放也就不齊,最開始卡車還沒開出工廠,水泥袋就從車上掉了下來。
郭東妮跟隨團隊在水泥車間,從頭開始設計機器人成套系統(tǒng)。怎么準確識別水泥,用合適的力度、角度抓取水泥袋,再投放在正確的位置,這些都是他們要考慮解決的問題。
為了達到機器人系統(tǒng)代替人工的效果,研發(fā)算法和軟件必不可少。除了泡在車間外,其他時間郭東妮都是在辦公室的電腦前度過的。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郭東妮和團隊最終完成了“水泥袋裝車”機器視覺智能化升級,解決了傳統(tǒng)模式下,水泥袋的出廠運輸依靠人工勞動的問題。目前,這項技術正在全國逐步推廣中。
正式入職之后,郭東妮被委以重任,為傳統(tǒng)紡織行業(yè)研發(fā)智能驗布設備系統(tǒng)。長期以來,布匹的瑕疵檢測工作大量依賴人工,檢測速度慢、準確度低,把人工智能應用到布匹檢驗工序,成了紡織行業(yè)智能化升級過程中的關鍵一環(huán)。
由于國內沒有成熟的解決方案,國外的設備又極其昂貴,作為技術負責人,郭東妮帶領團隊“摸著石頭過河”。棉布、苧麻布、絲綢,每一種布都有不同的特性,他們需要收集每種布的不同瑕疵,形成基礎樣本,統(tǒng)計成大數據,這樣才能開始下一步的算法和軟件研究。為了完善大數據的收集,他們把紡織生產車間當成了“研發(fā)實驗室”。
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整整幾個月,郭東妮和團隊收集了上萬個數據。在紡織車間待的時間長了,她也成了布匹專家,很多紡織工人都感到驚訝,因為有的時候,郭東妮比他們還熟悉。可是,郭東妮卻不這么想,她總覺得每一天都是漫長和無效的。
記者:當你開始懷疑自己的時候,其實好多時候你就不知道還要不要堅持下去。
郭東妮:硬著頭皮,稍微能看見一點起色的時候很就會很高興。再就是互相打氣,失敗的次數多了,懷疑的次數多了,慢慢也就習慣了,都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
整整一年的時間,從采集樣本到進行算法開發(fā)和運行測試,郭東妮和團隊的成果得到了客戶的認可,這個智能裝備也被推薦給了更多的紡織企業(yè)。他們研發(fā)的這項技術,適用于不同的材質、不同顏色的布匹,誤檢率低于0.1%。
記者:這個試驗的成功給你帶來了什么樣的成就感?
郭東妮:我跟我的師父一起走在那個廠里面,往左邊看一排排是舊的設備,再看產線上都是我們的新設備,感覺很驕傲。有一種時代更替了,并且是你付出了很大一份力量讓它更替了。
記者:因為人生本來就是一段旅程,當你進入到大國工匠這樣一個候選的名單,成為培養(yǎng)的人才的時候,可能未來大國工匠這四個字就會變成你身上的某種標簽。你有想過大國工匠在你身上的姿態(tài)會是什么樣的嗎?
郭東妮:人在投入自己喜歡、擅長的事情的時候是可以發(fā)光的,希望能讓大家看到更多的發(fā)光的那一面。